蜀道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城市中轴线浅谈

蜀道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城市中轴线浅谈

引言:北京城市中轴线 <

引言:北京城市中轴线

CF4C7964-F947-4F75-8D7E-2B3D90184D26.jpg

AUV!当谈到城市中轴线,或许你会想到咱老北京城的街巷布局。元朝 er 元大都的建筑格局奠定 ing 了明清时期北京城 er 的布局,皇家宫苑、祭祀建筑也顺着中轴线的延伸而诞生。

到了近代,北京的中轴线完成了公众化转变。民国时期开始,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就作为博物馆,又或者是公园向普通民众开放。最终格局在 1977 年北京城扩建完成后一直延续至今,完成了以中轴线为对称轴的规模空前的对称的建筑群。

由此可见,中轴线确是城市繁荣发展的中心所在,且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而北京城的城市中轴线,不仅作为规划城市的那一条尺 er 存续,还象征着文化和礼仪的传承。如今北京正在为这条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轴线也作为城市主轴逐步延伸。

当然,相信各位玩 p 社游戏的时候也会修这样一条主干道吧。(点名天际线玩家)

天府之城

《蜀道难》绝对是大多数人在提到成都的道路时的第一所想。但翻越龙泉山脉,到达成都平原后,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坦。这也是成都的最长城市中轴线的建设所依赖的基础。

天府大道全长约 150km,是一条南北走向笔直的交通要道。但具体有多笔直呢? 这点我们会在文末放上一段视频供各位感受一下。简要来说,从成都中心天府广场开始一直向南,一直到眉山境内都是笔直的一条大道。

天府大道作为成都的中心轴,同时作为经济、文化、景观、生态的存在着。

还是先给各位看看地图留个印象吧

经济轴

天府大道串联起中心主城区、高新区以及天府新区,联通了成都过去的发展中心与未来的发展中心,提高了旧城区对于新城区的输血能力,也促使新城区快速发展迈向现代化。

不仅如此,天府大道两侧商业金融科研等产业蓬勃发展,提高了城市的活力。

文化轴

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的主轴,天府大道打破了时空限制,将古蜀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同时也是古代城市格局的延伸。

明代开始成都的轴线便诞生了。虽然这条南北向轴线很短,但仍然确立了成都东西规划的格局。建国后人民路的建成也确定了最后的现代城市结构。2012 年开始成都以这一条轴线向南北延伸,依托“百里城市中轴构想“完成了如今百公里的天府大道,并不断延伸。

景观轴

天府大道不仅是作为一条交通快速路存在。2022 年起,成都开始天府大道景观升级计划。在高新区沿线建设 "两点两线八园",营造快行慢享的公园线性城市。随之而来的便是 2.9 万平方米的绿化改造以及绿道的延伸和改造。计划内值得一提的还有智能公厕的落地。虽然站长过去还吐槽过这个厕所的实用性,但作为一道景观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生态轴

天府大道穿过锦江生态河道、锦城湖、兴隆湖等生态绿地,为成都勾勒出一条绿色生态线。稍远一点还有科学城和西博城,各类活动也是层出不穷。人类生态也是生态嘛。

天府大道对周边的影响

随着天府大道的延伸,最为显著的影响便是交通方面的。天府大道向南一直延伸到了黑龙滩附近,但地铁却只到兴隆湖。这也就导致目前天府大道南段仍旧只能开车前往。于是乎地铁新一期工程也规划启动了。眉山 s5 线将从眉山东站开往红莲,而成都 5 号线也将向南延伸。

以某些短视频平台卖房中介的话来说,成都未来将是双中心城市,第一中心是天府广场,第二中心则是科学城。这也带动了沿途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技术的传播,是成都新一线城市的发展宏图。

成渝经济圈发展规模的扩大同时也为国家坚实的后备力量提供了保障。天府大道链接成德眉资,促进四大城同城化发展。

结语

并非只有成都北京才有城市中轴线,同样的也有山东百公里经十路。虽然南北东西分布各不相同,但他们存在的目的即是作为人民幸福,城市繁荣,国家富强的快速路而存在,作为城市的脊梁,作为城市的经脉引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结结语

作为一个成都土著,我第一次走上天府大道是为了去高新区自提一台显示器。

过去或许在天府广场转悠时有顺着教员雕像目视的方向眺望,思绪纷飞想象路的那一端,但从未踏上那一条路。但当我沿着天府大道来到高新区时,真的能叫乡下人进城。

路上高楼林立,路上皆是匆匆行过的年轻人。与二环或是三环不同的是,那边没有了惬意祥和的氛围,但却充满了活力。

今年我一个土著第一次去往上海时发现:上海年轻人虽多,但城市却没有那种活力,像是被某种事物所压抑。所以当我再一次前往高新区时才更为惊讶。

畅享未来天府新区也是这般模样,心里不由得生出喜悦之情。

最后是大家所期待的视频,相信各位也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但那并不妨碍我们再感受一遍。

https://b23.tv/GvZzM05

Comment